帶有 BRCA變異基因的患者,切除雙乳,包括乳腺及淋巴組織,可將患乳癌風險大幅減低九成。 

頭號健康

乳癌基因咪亂驗

早前美國女星安祖蓮娜祖莉( Angelina Jolie)於《紐約時報》撰文,公開其「割乳防癌」歷程,引起全民對遺傳性乳癌及基因測試的關注。《時代週刊》更以她做封面,題為「 The Angelina Effect」。不過,專家強調,基因測試只適合高危病人,市民不應一窩蜂接受測試,而「割乳防癌」亦非預防乳癌的唯一方法!

 


安祖蓮娜的親筆撰文引起全球對乳癌基因測試及「割乳防癌」的關注,《時代週刊》更以她做封面。 

「基於社會風氣及個人形象問題,為了預防乳癌而切除乳房的高危患者,自本港於二○○七年有基因測試以來,我只係見過兩位。」身兼港大乳腺外科主任及香港遺傳性乳癌家族資料庫主席的鄺靄慧醫生指出,相比起歐美地區有逾五成高危患者,選擇「割乳防癌」,香港屬非常保守。

勇敢決定引起關注


嚴密監察乳房一樣可預防乳癌,港大鄺靄慧教授指出,加拿大研究證實,磁力共振檢查可驗出早期擴散性乳癌,有助及早治療。 

文章透露,安祖蓮娜母親於五十六歲因卵巢癌去世,抗癌逾十年,安祖蓮娜及後接受遺傳基因測試發現,由於帶有變異基因 BRCA1,患乳癌及卵巢癌風險分別為 87%及 50%,她因而先後切除及重建雙乳,並將切除卵巢,以預防兩種奪命癌症。鄺靄慧醫生指出:「接受基因檢查必須作適當輔導,了解結果帶來的影響,安祖蓮娜的選擇好值得鼓勵,能引起好多人對遺傳性乳癌的關注,但最怕市民一窩蜂去做測試。」
鄺醫生更透露,自報導出街後,有公司廣發宣傳電郵,聲稱提供基因測試服務,「基因檢測需要極高準確度及世界認可,以本港資料庫為例,就算採用相同的基因數據分析儀器,資料庫花了逾八個月與現有數據作對比,以證實準確度。」資料庫由美國史丹福大學提供基因樣本作反覆對比,以證實儀器準確度高達 100%始能應用。
目前資料庫共收集了 914個 BRCA變異基因樣本,除了兩名「割乳防癌」患者外,另有十二位已發現一邊乳房患癌的患者,在證實帶有 BRCA變異基因後,決定切除另一邊乳房,當中六人更同時切除卵巢。鄺靄慧醫生解釋:「卵巢癌靠超聲波及血液檢查發現,但發現率只有六成,而且就算發現亦可能太遲,因此已生育的高危患者通常都選擇在發現癌變前切除卵巢。」
而事實上,切除卵巢的患者當中,有一位在其後化驗發現其卵巢有早期變異。鄺醫生重申,對高危患者而言,嚴密監察乳房,一樣可以預防乳癌。
中文大學臨床腫瘤科榮譽副教授蔡浩強醫生則表示,雖然尊重安祖蓮娜的個人選擇及決定,但他同時強調,安祖蓮娜切乳防癌的做法只屬於個別例子,並非每位帶有高危乳癌基因的婦女都有此需要。
「就算發現乳癌,都未必一定要做全乳房切除手術,醫生會針對病人的情況,可能只係做較大範圍的腫瘤切除手術。但相反,如果因為 BRCA基因突變,想切除乳房來防癌的話,咁呢個手術就一定係雙乳全乳房切除。
「不過,即使切除雙乳,都唔代表百分百唔會患乳癌,因為始終難以將乳房全部組織切得清,所以仍存在 5%至 10%的患癌風險,我個人認為,呢個唔可以話係醫治乳癌的手術,某程度上只係用來控制心魔,為高危患者消除憂慮!」

九成乳癌非遺傳

他續說,香港每年有超過三千宗乳癌新症,但只有 10%患者屬有乳癌遺傳因素,其中 5%有 BRCA基因突變。「一般婦女根本唔需要去做基因檢查,除非屬高危患者,先有需要去做。」
說到底,九成乳癌患者都無遺傳因素,即是說,普羅婦女的命中率其實也相當高。蔡浩強醫生透露︰「近二十年間,香港女性乳癌確診個案增加近三倍,平均每十九名婦女,就有一名患上乳癌。而香港的乳癌患者確診年齡平均係五十三歲,遠較美國、澳洲的乳癌病發高峰期在六十歲以上為年輕,呢個問題,更值得大家去關注!」
的而且確,「好人好者」患乳癌的個案比比皆是,今年五十九歲的李太,便是其中一人。
由於家人、身邊的朋友都沒有人患過乳癌,令李太疏於防範,從來沒有定期檢查乳房的她,在三年半前,有日無意間發現右邊乳房有不尋常硬塊,那時才開始識驚。
「我急急走去睇醫生,醫生幫我做 X光造影檢查、超聲波掃描,發現乳房裡面真係有兩粒細點,於是幫我抽組織化驗,第二日好快有報告,證實了其中一粒係癌細胞。」


香港乳癌基金會將五月定為「乳癌康復月」,鼓勵患者勇敢面對惡疾。 

乳癌高危患者應提早於二十歲起接受乳房 X光造影檢查。 

全切乳房免除憂慮

李太確診時屬於乳癌第二期,來不及哀傷,她已決定割掉右邊全部乳房。「當時徵詢過幾個醫生,他們都認為要盡快割,咁咪割囉。手術之後,我都無做重塑手術,因為考慮到自己年紀唔細,最重要係我老公都唔介意。」
手術後,李太隨即接受化療、電療,以及服用為期五年的口服荷爾蒙藥物。比起切除一邊乳房,李太覺得化療更加難捱,連丈夫也感受得到。
李先生說︰「化療期間,太太情緒好波動,最記得在二○一○年二月七日臨近農曆新年兼囝囝生日時,佢突然間喊得好厲害,情緒好低落,話好驚自己過唔到年。我當時都唔知點算,於是帶佢去醫院留院一晚,等醫生、護士安慰佢。」
漫漫復康之路,李太現在仍要學習適應只有單側乳房為腰背帶來不平衡的負荷,以及因為切除了右胸一帶淋巴腺所引起的淋巴水腫問題,但樂觀的她,就鮮有去想關於復發的問題。「唔會成日諗住,更加無諗過切埋另一邊去預防!反而我囡囡今年二十八歲,我就好怕佢有事,所以提醒佢要及早開始做乳房定期檢查。」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表示,定期進行檢查,從而及早找出乳房毛病,是治療的關鍵。「早期乳癌的存活率近乎 100%,愈早發現,治療亦相對簡單,甚至有機會毋須做化療,既可以減輕醫藥費,亦可以令身心的創傷減到最低。」


李太在抗癌路上,幸得丈夫全力支持,而李生更呼籲男士要鼓勵伴侶定期接受乳房檢查。 

香港乳癌基金會為提倡自我檢查乳房,設計畫有檢查圖案的 T恤。 

香港乳癌基金會主席霍何綺華也是過來人,十年前她也曾患過乳癌,積極推動乳癌普查。 

中大蔡浩強醫生的乳癌病人之中,最年輕的只有十九歲,並無家族病史,他提醒婦女不應掉以輕心。 

邊個要測基因?

並非人人均適合接受乳癌基因測試,由於 BRCA變異基因遺傳性強,醫生一般會建議由於患癌而驗出帶有 BRCA變異基因患者的家屬接受基因測試,否則就要有以下一項家族癌症病史的高危患者先有需要接受測試:



切除乳房後,若沒有接受乳房重建手術,可選擇使用備有矽袋的特製胸圍。 

揪出奪命癌基因

 


檢查四部曲

乳癌並非不治之症,若及早發現,較容易醫治,因此定期檢查是相當重要,而不同年齡的女士,所需要的檢查都不盡相同,可參考下列資料。

乳癌十大高危因素


注: BMI計算方法:體重( kg)/身高( m2) 

 

話你知

香港乳癌基金會為四十歲以上、有經濟困難的婦女提供免費乳健檢查,但必須經過審批,申請人可於該會網站下載表格,填妥後連同證明文件郵寄至該會。
網址: http://www.hkbcf.org  keyword免費乳健檢查計劃

 

香港癌症基金會轄下的癌協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免費癌症資訊及專業輔助服務,包括輔導服務及治療、護理諮詢及護理工作坊等,癌症患者、康復者以及親友均可到訪,學習如何面對癌症的衝擊。
網址: http://www.cancer-fund.org  keyword癌協服務中心


撰文:葉凱欣、沈雅詩 
攝影:吳超德、吳卓凡 
插圖:祝健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