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ek友講場

Geek友的 80's

80年代,經濟大好,勁歌真係有金曲,全球大氣候一往無前,一切都如此美好,凡事皆可能。
80年代亦激發出很多美好物事,包括至今仍跟我們密不可分的科技,原來雛形都係來自 80年代。
就好似現今低頭族最重要的 smartphone,雖然一件 gadget已能包含流動通訊、音樂、娛樂等令人沉迷的元素,但早在 80年代,我們也擁有過提供這些功能的電子產品先驅。
撫今追昔,不只能看到科技的進化,我們自己的心態也有所改變,大家不妨對照一下。

忽發 80's懷舊熱

點解呢期忽然咁多人重提 80年代?首先係國家地理頻道近日啟播新節目《 80年代:黃金十年》,以不同 category去回憶過去、更解構佢哋點樣塑造及影響我們現今的生活,就連我哋監修 Donald都喺 facebook提到呢套紀錄片。跟住 fb更出現一個「 80s人和事」嘅 group,引嚟成班老鬼狂 post舊事舊物想當年,多 post到洗版咁款,連 90後都對 80年代的歲月留影大感興趣。但係 80年代嘅人和事真係講幾年都講唔完,呢個欄目既屬於 IT版,以下我哋將會挑選 gadget界之 80經典出嚟,同大家一齊回帶!


當奴先知先覺, fb未開「 80s人和事」,佢已經提起國家地理頻道的 80年代節目,仲如數家珍咁講起奧運比賽必播嘅瑞典 rock band名曲《 The Final Countdown》! 

fb「 80s人和事」群組於 5月中成立,截至 5月 31日呢短短兩個半星期,會員人數已超過 3,800, post更加多到數唔到。 

《 80年代:黃金十年》喺美國都係啱啱開始播,由音樂、服裝、玩樂文化都一一分析。 

80's唔只得消費,記者最難忘就係電視播英美紅星慈善秀「 Live Aid」( 1985年 7月 13日),仲有 Michael Jackson同大班明星錄埃塞俄比亞鎮災歌《 We Are The World》。 

阿奴: 80's係開心年代

「 80年代真美好,在今時今日特別懷念,我那時很幸福,爸爸送我一部 Sony Walkman,雖然比較大部,不過有自動轉帶面功能(當年好多 Walkman要手動翻 A/B面),聽着剛出道的林憶蓮,很厲害吧?還有我家樓下有一間叫美國寶的波樓,有波篤又可以打機,那時最勁有《街霸》打,還要是用大掣㩒掣出波呢!當然不少得任天堂紅白機,雖然我沒擁有,但看日本漫畫書經常介紹,而且比較少人知道,當年的日版任天堂,其實有一個機械人在機上,好像用來當做遊戲帶的架子,香港很少見。 80年代真好,期待下一個開心年代出現。」



林憶蓮首張大碟( 1985),主打歌係改自日本 80年代最紅 idol松田聖子嘅〈愛情 I Don't Know〉。 

Donald後來迷上英國電子音樂,最喜歡 Pet Shop Boys的《 Actually》大碟( 1987),陳百強都翻唱過佢哋首〈 It's a Sin〉。

1985年推出的紅白機 robot,機械人眼仔有感應器,可以睇到電視畫面上嘅指示, remote控制佢搬小物件。 

首部《街霸》街機出現於 1987年,美版機個拳腳掣係兩粒大波,要靠大力㩒掣去改變拳腳力度。 

尊貴大哥大

 

身份 icon凌駕通訊

今時今日,人人有部手機帶出街,係好理所當然嘅事。若你唔要求高階 smartphone功能,只係想打入打出的話,百零蚊都買到部手機,完全唔會覺係高不可攀嘅奢侈品。但係 80年代嘅情況同𠵱家真係天淵之別,初代民用手提電話(嗰時仲未興叫手機),賣成幾萬蚊一部,而嗰時屯門一個單位都係賣 30零萬,所以只有有錢佬先用得起手提電話,絕對係身份象徵!
𠵱家啲平民想扮有錢人,可能會問朋友借架靚車揸,但當時啲人就興問人借部大哥大拎出街晒,但隨時成日都講唔夠幾次電話,因為好快會冇電,或者當時手提電話提供嘅身份象徵,遠比實際通訊重要。早幾年你搶先用到炒到萬零蚊嘅 iPhone就以為好威?若返去 80年代你一定輸晒!

Motorola稱霸年代

𠵱家手機網絡去到 4G,講番第一代 1G,其實就係大哥大呢代。當時仲未有 SIM咭,手機係靠接收發射站嘅 analog訊號嚟打入打出電話。其實大哥大雛形早喺 70年代已經出現,但全球首部量產民用手提電話 Motorola DynaTAC 8000X,要到 83年先面世。部機有成 9吋高,重 2.5磅,真係少啲力都拎唔到出街,不過大嚿亦有好處,傳聞當年漫畫家馬榮成俾刀手襲擊,就係因為有大哥大擋刀先保得住隻手咋! 8000X之後 Motorola繼續出過多款大哥大,當時手提電話差唔多就等如 Mo記,係最光輝嘅年代。


全球首部民用手提電話 Motorola DynaTAC 8000X,當時售價接近 US$4,000(約$31,200),但叉 10個鐘頭電先講到 35分鐘電話,愛嚟拎出街威多過實用。 

雖然後來嘅大哥大有不斷收身,但始終飛唔甩水壺樣,好似袁詠儀喺 91年俾人影到用嘅呢部,仍然好大嚿。 

由大哥大到水壺

回憶手提電話,不得不提「大哥大」呢個名嘅由來,最大可能就係因為有錢人先會用,所以俾人咁叫佢,但亦有說法話係由於《英雄本色》入面成班大哥都用至咁叫。不過,之前錢嘉樂喺《星星同學會》又話係因為大哥大洪金寶係全港第一個用手提電話嘅人,因而得名。無論如何,後來大哥大已經少咗人叫,反而俾「水壺」取代,而呢個名就肯定係嚟自 87年獅球嘜花生油送嘅手提電話形水壺。𠵱家啲小學雞連用水壺都嫌老土,但當年真係有好多𡃁仔𦧲阿媽買多罐油去攞個水壺㗎!


嫌唔夠電用咩?當年仲興駁多嚿特大電池喺機背,搞到部機厚得更誇張,再絕啲甚至會有嚿汽車電池咁大嘅電拖住用。 

當年想扮有錢人,最簡單就係用大哥大,好似《他來自江湖》嘅星爺咁,但因當時網絡收得差,佢講電話講到瞓晒地。 

87年獅球嘜花生油送水壺個廣告,搵埋 3名小學雞着晒 Mark哥褸去拍,超級經典。 

平民用 call機

80年代一般平民好想享受流動通訊、又冇錢買大哥大嘅話, call機(又稱 BB機)就係唯一選擇。因為當時喺街搵電話覆機都好麻煩,所以落 call有分數字 call同覆台 call,前者 call機屏幕只顯示數字,用家要對番 call台提供嗰本代碼簿,先知對方身份同留咩 message;若有複雜訊息想講,落 call者會用後者直接留言到 call台,由 call台職員複述畀機主聽。不過去到後期, call機都開始有埋簡單文字顯示。


最早期嘅 call機都幾大部,仲未必有芒,一定要覆 call。 

Call台代碼簿,會列晒常用字句同地名嘅代碼。 

電話亭排長龍


當年通街都係電話亭,但成日都要排隊先有得用。 

其實 80年代多數人都冇任何通訊裝備跟身,出街想打電話,只會用電話亭,或者去鋪頭借電話,啲鋪頭通常都來者不拒,有人情味過𠵱家好多。如知道對方去咗飲茶之類嘅話,就會直接打去茶樓搵人,呢啲情境𠵱家已經絕少見。由於通訊困難,以前約人後亦比𠵱家少甩底,所以會有「不見不散」金句。用屋企電話登廣告約買賣二手貨之類,又怕家人知道,就通常會留「人不在勿說來意」呢句金句。

6個數字電話號碼


舊式攪盤電話,手指粗啲未必插得入窿。 

80年代最流行嘅固網電話,仍然係舊式攪盤款,要等個盤轉,仲未有得㩒號碼掣,打一個電話隨時要 10幾秒。而 80年代初期香港電話仲係由 6個數字組合,前面再加地區字頭:香港及離島「 5」、九龍「 3」、新界「 12」(後改為「 0」);直到 80年代尾先統一成 7個數字, 90年代初變成現今 8個字。

有錢都未必用大哥大


先達 Lo哥 

「嗰時多數人唔覺手提電話係必需品,有錢都未必會買大哥大。我都係 80年代尾入咗行賣電話,先買過一部二手舊款大哥大,嗰時都買咗幾千蚊,成個幾月人工。其實當時啲網絡收得好差,不過有得打已經算方便。」

永遠 Walkman

 

音樂無限

今時今日,大家享受到嘅娛樂多的是,坐車覺得悶,唔一定要聽歌,反而可以煲劇/玩 fb。就算聽歌,絕大部分人都只會用 smartphone,以聽音樂為主嘅 iPod同 MP3機都愈來愈少人用,音樂好似變成附屬品。
之不過,返到去 80年代的話,隨身娛樂近乎就只有聽歌,音樂地位重要得多。而可以用嘅電子產品就只有 Walkman,一部大約同兩部 iPhone疊起來差不多大小嘅小盒子,售價由$300至$2,000都有,只要放入記錄音樂嘅錄音帶,不論 Michael Jackson定譚詠麟都隨時可以喺你耳邊響起。心水清的話,你會發現𠵱家嘅 Sony MP3機定 Xperia手機嘅聽歌功能都係叫 Walkman。一切都係源於呢個日式英文名詞而來。

Sony最潮個個跟風

其實世界上第一部 Walkman係 1979年 Sony出嘅 TPS-L2,但佢一推出就大受歡迎,跟住更率領後繼型號雄霸整個 80年代,至 2010年 3月停產前,總銷量達 2億 2千萬部。 Sony Walkman更係當時嘅潮流指標,擁有一部勁多色嘅 WM30或防水嘅 WM-F5,比𠵱家擁有 iPhone或 S4潮得多!於是其他品牌好似 AIWA、 Toshiba、 Sharp等蜂擁推出手提卡式機,雖然當時大部分人都叫埋佢哋做 Walkman,但其實 Walkman這名字已被 Sony註冊,所以其他品牌只會叫佢哋嘅機做 portable cassette player。


史上第一部 Walkman就係 TPS-L2,足足有兩部 GALAXY Note 2疊埋咁大部。 

早喺 1984年, Sony出嘅 WM-F5已經有防水功能,仲內置埋收音機,當年好多人帶住佢跑步聽歌。 

80年代同 Sony鬥得最激烈係 AIWA, 1985年推出嘅 HS-P8,唔只有 colourful機身,更有自動反帶功能,聽完 A side自動轉去 B side,確保音樂無間。 

Walkman當年好好賣,因而引嚟好多做家電嘅 brand都做埋一份。 National、 Sanyo、 Sharp、連𠵱家主力做冷氣嘅 Hitachi都有呢部 CP-1。 

不敵數碼名字長存

當年 Walkman聽嘅錄音帶,就好似𠵱家原裝 CD,喺唱片鋪就可以買到,有晒 cover同歌詞集,當年大概賣$36至$50。買完就即刻放落 Walkman聽,唔似𠵱家要 dl、轉檔咁麻煩!不過, Walkman始終用模擬訊號,音質唔算好好,所以引致後來出現更靚聲嘅 CD、 MD,以至 MP3等數碼格式。加上錄音帶最多只錄到 30首歌左右,要選歌的話,更要慢慢過帶。唔似 MP3機,郁啲都儲到過千首歌,又可以隨時跳歌。因此到 2010年 3月,用錄音帶嘅 Walkman終於停產完成歷史任務,但名字卻繼續留存喺 Sony嘅手機同 MP3機上。


原裝錄音帶同黑膠碟一樣,會有齊 cover同歌詞集,但冇碟內海報,所以比黑膠平一半有多,算係學生恩物。 

其實 Discman同 Walkman並存咗好長時間,早喺 1984年首部 D-50就已經誕生。但因體積太大,而且冇避震,去到 90年代先開始普及。 

到 1992年 Sony推出可錄音數碼光碟 MD, 93年出嘅 MZ-R2更縮到同 Walkman差唔多 size而大賣,威脅 Walkman地位。 

𠵱家 Sony嘅 MP3機都保留 Walkman名號,新機 NWZ-F805更內置虛擬 Walkman,畀你扮錄音帶 Walkman操控。 

沙灘必見卡式機

Walkman似𠵱家嘅 MP3機要用耳機聽,但 80年代有另一 gadget卡式機,都係聽錄音帶,但就內置大 speaker,可以成班 friend一齊聽。當年去親沙灘、學校旅行、 BBQ,總有人拎住佢大播譚詠麟〈夏日寒風〉同隔籬張國榮〈 Stand Up〉對撼!比今時今日用手機駁 speaker仔聽歌有霸氣得多。

白帶錄歌冧女仔

除咗錄好晒歌嘅原裝錄音帶,當年亦有畀你自行錄歌嘅空白錄音帶,分最基本由$5至$30嘅「普通」帶,同用上各種鐵塗層賣幾十至$100嘅「鉻」帶,音色拍得住 128kbps MP3。以前版權意識冇咁重,同學仔買咗原裝黑膠碟就會幫人錄錄音帶。而部分唱片鋪亦會幫人錄歌,大約$5錄一首,等你自製雜錦碟,更可以一次過錄晒李克勤〈大會堂演奏廳〉、 Beyond〈喜歡你〉等情歌冧女朋友。

Walkman冇電變鬼聲


903 DJ麻利亞 

「雖然 80年代 Walkman大熱嘅時候,我仲讀緊幼稚園,但爸爸、媽媽已經買咗部紅色嘅 Sony Walkman畀我聽聖經故事。最搞笑係當時有啲故事好警世,好似講尼羅河嘅河水變晒紅色,本來已經好驚!碰啱 Walkman冇電,講故事把聲會開始拖慢,變到好似鬼聲咁,細細個真係會嚇親。」

獨大紅白機

 

集體打機回憶

講到打機,今時今日家用機市場俾手提機同手機 game蠶蝕咗唔少,就連 Wii U銷情都麻麻。不過回想 80年代,任天堂就憑一部紅白機,風靡晒全球𡃁仔,令任天堂近乎變成打機嘅代名詞。除咗 game界勢力演變,我哋打機嘅心態亦唔同晒,𠵱家就算隻 game有幾多打都好,啲人都好少搵人返屋企坐喺側邊打,頂多只會網上對戰。但係以前社會冇咁富裕,唔係個個細路屋企都有紅白機,一聽到隔籬屋有,就會成村人湧去嗰家人屋企打,成班𡃁仔柴娃娃不知幾開心,唔會好似𠵱家咁個個只會耷低頭篤自己部機咁自閉。

忽視版權的年代

紅白機喺 83年面世,正名係 Family Computer。不過大家可能仲記得細個玩過一部叫「小天才」嘅機,都係玩紅白機啲遊戲帶,咁係由於政治因素問題,日本生產嘅紅白機要改頭換面喺部分國家推出,小天才可算係台灣版嘅紅白機。
當年紅白機最平六、七百蚊有部,但啲遊戲帶就賣成二、三百蚊一餅,初時好多人買 game都買到肉赤。到後來磁碟機推出,抄碟玩風氣即刻興起,玩 game成本當堂降到十幾廿蚊一隻,對細路嚟講真係天大喜訊,唔使玩嚟玩去嗰幾隻 game,或者等餐死同 friend交換帶玩。𠵱家大家一定知道抄碟係侵犯版權,但當時全港對知識產權嘅概念仲係好薄弱,呢點都係今日同當年機迷嘅一大分別。


紅白機喺歐美推出時,改用灰色方盒造型,後來亦變成行貨流入香港叫灰機。 

小天才機身構造大致同紅白機差唔多,但手掣就多咗兩粒橙色連發掣。 

後來磁碟機推出,只要加多五、六百蚊買埋,就玩到較平嘅磁碟 game,變成出機必然套裝。

由葛民輝配音嘅紅白機第 2代廣告,亦都勁經典, 80後一定睇過! 

紅白機雖只有 8-bit CPU,今日睇番啲畫面勁粗糙,但當年已覺得好靚。 

正版磁碟一套大約百幾蚊,但當時香港冇乜地方賣,反而抄碟鋪頭就大把,最平幾蚊幫人抄一隻單碟 game。

後尾啲 game好精密,磁碟機唔夠容量讀碟,所以要加裝 Doctor,𠵱家肯定犯法,但當年 Doctor會賣廣告。 

任天堂喺 89年出品嘅 Game Boy,喺 80年代尾帶起手提機熱潮,嗰時要花近千蚊買嚟玩黑白《俄羅斯方塊》。 

雅達利曇花一現


雅達利最經典係手掣有大大支操控桿, game畫面就仲簡陋過紅白機 game。 

其實電視遊戲機嘅先驅,應該係 70年代尾面世、來自美國嘅雅達利,佢嘅幾代主機喺 80年代初都喺香港流行過,唔少老鬼首次打機都係玩雅達利食鬼、太空侵略者等經典 game。但去到 84年,因公司經營失敗,加上紅白機面世,雅達利就沉靜落嚟。

去士多打街機


黑麻麻嘅舊式機鋪,當時最平 5毫子就有一局。 

80年代,街機亦開始喺香港盛行,仲分細路場( 16歲以下)同成人場( 16歲以上)。當時最經典嘅 game梗係《街霸》 1代,嗰時仲盛傳過可以 chok鎖匙打去非洲嘅無稽傳聞。但機鋪一般都畀人飛仔竇嘅感覺,好多家長都唔畀仔女入去玩,所以有啲士多就偷偷擺部小型街機喺暗角,畀細路打機。

鍾意同朋友一齊打


遊戲雜誌《 G ZONE》執行編輯游雲 

「紅白機時代最記得係《高橋名人之冒險島》!當時打機即使得 1player都係一大班人打,輪住玩或者鬥高分,相反𠵱家個個關埋房門。另外以前仲可以喺街市租到紅白機帶返屋企玩,不過磁碟機一出就個個抄碟啦,我細個想打機,都要考試夠高分父母先肯,相比𠵱家小朋友幸福好多!」


撰文:陳兆奇、張穎麟、鍾世傑
部分攝影:黃家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