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圖:祝健中 

第壹流

金融維權

Activist這個字用在投資上,香港傳媒早年的解釋是反叛,搞搞震,旨在推翻固有秩序,例如 David Webb十多年前開始高調評論香港財經事物,被傳媒冠上「股壇長毛」之名。長毛是激進社運者,跟 David Webb斯文形象不配合,不過在保守的香港財經界,多問幾個問題,也被視為激進。近年歐美財經界, Activist投資者成為愈來愈有規模的投資者類別,而且成績不俗,我留意到傳媒對 Activist的解釋也逐漸改變,新的中譯是「維權投資者」。

 

嚴格地講, David Webb不是維權投資者,他是財經界維權人士,他倡議的改革,全部是關於整個市場,例如保障小股東權益。 David Webb以前除了在聖誕節推介股票,甚少評論自己持有的股票。維權投資者的目標清晰而且直接,以股東身份,藉着維權行為,爭取上市公司管理層改變策略和管治,最終是希望賺錢。香港人熟悉的維權投資者是幾年前向滙控( 5)高層施壓的美國基金 Knight Vinke,及曾經成為領匯( 823)單一最大股東的孩子基金( The Children's Investment Fund)。
2007年開始,美國基金 Knight Vinke多番批評滙控管理層,最不滿是滙控「環球金融,地方智慧」的策略。 Knight Vinke認為滙豐應該把業務重心移回亞洲,集中火力在最熟悉市場做好本分,並儘快切除美國按揭業務的毒瘤。另外, Knight Vinke不滿滙控管理層不夠獨立,之前犯的錯誤,是因為管理層欠缺強而有力的包拗頸。 Knight Vinke持股不足 1%,但拉攏到多個大型機構投資者股東支持,曾經為滙控製造頗大壓力。

 

看看今日的滙控,面貌好像似曾相識,就是 Knight Vinke當年希望見到的滙控。滙控把總部搬回香港,重新鎖定亞洲為業務重心,逐步撤離美國按揭市場,管理層加強問責性,更換三分一董事局成員,事實證明 Knight Vinke當年提出的批評有道理。滙控管理層口中不會承認,但行動上跟住做了。
領匯的例子更加明顯,孩子基金在領匯上市後在市場買入股票,後來派員加入董事局,其間不斷向管理層施壓,認為領匯應該加快加租和其他增值措施步伐。這幾年領匯股價表現驕人,原因正是積極加租和推出種種增值措施。領匯上市初期,出現身份危機,弄不清楚自己是牟利上市公司或為民服務的政府部門,孩子基金只是向沒穿衣皇帝發問的孩子。或者可這樣說,經過孩子基金一役,領匯弄清楚自己的身份。
從以上兩個例子看,維權投資者做的事,對公司,特別是對小股東有利。過往維權投資者聲譽不好,原因是投資者大都接受上市公司管理層解釋,跟隨管理層敵視維權投資者。管理層喜歡用上「別有用心」字眼,指責維權投資者短視,目標是搵快錢,不理會公司長遠利益。滙控對 Knight Vinke之戰還算君子之爭,領匯對孩子基金一役卻淪為鬧劇,幫兇傳媒稱孩子基金為「壞孩子」,而所謂「壞」,是因為投資者破壞管理層和股東之間應有的和諧。

 

維權投資者重要性不停在轉變,在歐美市場,維權投資者走入主流,被投資界接受。今日的維權投資者做足功課,不是無的放矢,向管理層提出有板有眼的建議。維權投資者行動前計劃周詳,很多時聯合其他重要股東,以示聲勢。歐美有不少基金的賣點,就是以維權作為投資手段,近年吸引大量資金。
股票投資的一個重要概念是催化劑( catalyst),即是有一些事情發生,導致股價上升。投資者購入股票前,除了分析基本因素,還要找出催化劑,並預測催化劑出現的時間表。維權投資者奧妙之處,是他們本身就是催化劑。維權投資者做得成功的話,入股消息便是催化劑,因為投資者知道上市公司一定會出現改變。能「自製」催化劑,維權投資者擁有強大優勢。
香港上市公司多由家族控制,維權投資者活動空間相對歐美市場小。不過,機構投資者參與香港市場程度日高,維權意識今非昔比。孩子基金和 Knight Vinke的例子只會提醒投資者,維權不是壞事,而是有力的催化劑。
我戴兩頂帽,作為評論者,管理層有盲點,有不合理的固執,有力有不逮地方,搞事和忠諫只差一線。很多時管理層就是受到外部壓力,才的起心肝去改變。再者,維權投資者即使是錯,他們也有提出意見的權利。作為管理層,維權投資者的光顧,有排煩。

Tony Tsoi蔡東豪

現任上市公司精電國際行政總裁,他曾任職投資銀行,在《信報》以筆名原復生撰寫財經專欄,對投資及求知有無限渴求,習慣早上四時起床寫作找樂趣。
http://www.facebook.com/TONYTONGHOOTSO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vb4li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